19965016898

遴选公选考试网

遴选高频考点

【遴选高频考点】服务贸易

小编:橙橙老师  来源:遴选公务员考试  日期:2021-09-29 阅读次数:

【遴选高频考点】服务贸易由遴选公选考试网整理发布,欢迎关注遴选公选考试官方微信(公众号:lxgwyks),微信回复"资料"免费下载遴选考试笔试、面试备考资料。

 

  一、热点链接

  2021年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指出,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共促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
 

  二、命题预测

  1. 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述A市在服务贸易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600字)。

  2. 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述B市在服务贸易方面的经验做法(500字)。

  3. 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撰写一份C市服务贸易工作调研报告提纲,供领导参阅(1000字)。

  4. 为促进当地经济振兴,H县决定与M县合作召开服务贸易洽谈会,领导安排你来完成这项工作,请问你将如何组织(300字)。

  5. 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既有旺盛的内需,又有走向海外的基础,可以成为内外循环之间的关键结点。疫情之下,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最为活跃的领域,是提振全球经济信心的重要引擎。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工作实际,围绕“服务促进发展,合作实现共赢”写一篇文章(1000字)。
 

  三、理论精析

  ★特色亮点

  一是聚焦“十三五”服务贸易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服务进出口累计达到了3.6万亿美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了29.7%,全球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今年服贸会专门设立了中国服务贸易成就展,包括辉煌的成就、数字创新、开放合作、互惠共享四个展区,重点展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成就和贡献,展望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广阔前景。

  二是聚焦服务贸易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随着制造服务化、服务数字化、外包化进程的加快,服务贸易的数字化特征日益明显。疫情发生以来,远程医疗、共享平台、协同办公等服务广泛应用,催生了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今年服贸会以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首次设置了数字服务专题展区,同时还将举办数字贸易高峰论坛和相关的专业会议,全面展示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成果,搭建全球数字贸易交流、展示和交易平台。

  三是聚焦提升服贸会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服贸会是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高水平国际一流展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平台之一。我们将按照越办越好的目标要求,创新展会模式,培育发展动能,根据可展示性强、国际化程度高、国内外头部企业多的原则设置专题,着力提升招商招展的质量化和国际化、专业化水平,推动组建服贸会市场化运营主体,为服贸会筹办提供了重要支撑。

  ★重要意义

  一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强化。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了29.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去年的54.5%提升到了55.7%,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举办服贸会将更好地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激活服务贸易增长动能,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是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我国连续4年缩减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海南自贸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我国在原有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放100个服务部门的基础上,新增承诺了22个服务部门,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服贸会将聚焦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凝聚各方促进服务贸易开放发展的共识,以务实行动创造开放发展的新机遇。

  三是推动服务贸易加快复苏增长的重要抓手。当前,各国依然面临着抗疫情、稳经济的艰巨任务,同时远程服务、非接触经济等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服贸会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同步推进屏对屏、面对面的企业交流和洽谈,帮助企业多方面开拓商机,对冲疫情影响,充分展现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巨大潜力。

  ★对策措施

  下一步,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服务贸易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疫情挑战,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主要采取如下几项措施:

  一是持续推进改革。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动各项试点任务举措落地见效,打造服务贸易发展的新高地;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拍卖、特许经营等领域取消或放宽市场准入,促进与服务贸易相关的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的跨境流动。

  二是扩大对外开放。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推动扩大重点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制定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提升跨境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水平;办好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际性综合展会,推动优势服务出口,扩大优质服务进口。

  三是激发创新活力。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拓展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扩大文化、中医药等特色服务出口;支持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外包,为服务贸易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四是促进互利合作。完善服务贸易多双边合作机制,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区域等层面的服务贸易规则协调,推动完善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治理体系。
 

  四、素材积累

  大作文框架:

  服贸会吹响世界经济复苏的号角

  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为服务贸易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服贸会推动中国更高水平的开放,向国际社会宣示坚定开放的决心。

  服贸会凝聚各方开放发展的共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的动力。
 

  “四把钥匙”打开全球服贸发展的“组合密码”

  用“和平”的金钥匙打开全球经济发展“方向之门”密码。

  用“发展”的金钥匙打开全球经济发展“共识之门”密码。

  用“合作”的金钥匙打开全球经济发展“方案之门”密码。

  用“共赢”的金钥匙打开全球经济发展“力量之门”密码。
 

  当好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坚定信心,强化使命担当。

  抢抓机遇,提升能力素质。

  扬长补短,释放服务潜能。
 

  聚力打造“开放共赢”服务贸易新高地

  国际“大视野”谋划全面开放“新格局”。

  科创“大品牌”吸引五湖四海“新资源”。

  强国“大梦想”开启互惠共赢“新纪元”。
 

  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服贸提振世界经济复苏信心

  共享机遇,以数字开启更加美好未来。

  应对挑战,以服务促进更高质量发展。

  扩大开放,以合作提振经济复苏信心。
 

  服贸会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展现贸易发展新方式。

  展现中国开放新趋势。

  展现科技创新新成就。
 

  工作简报:

  嘉兴市三举措加快服务贸易发展

  一是推动制造企业转型。

  二是培育市场主体发展。

  三是组织企业开拓市场。
 

  经验材料:

  山东省推广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一是推广联动发展经验,建立省市服务贸易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二是推广创新发展经验,实施山东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工程。

  三是推广政策保障经验,完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政策保障。

  四是推广考核激励经验,建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考核体系。
 

  五、范文赏析

  大作文:

  服贸会吹响世界经济复苏的号角

  9月2日,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共促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破解当前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面临问题的“金钥匙”,唯有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抗疫、共克时艰,才能有效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共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为服务贸易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以“数字”为媒,享便捷服务。疫情防控期间,随着远程医疗、在线办公、网络教育、非接触经济等线上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极大加速了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进程。2020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额为2947.6亿美元,同比增长8.4%,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的44.5%,已成为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当前全球疫情仍起伏反复,未来数字技术必将更加广泛应用于服务贸易,也必将有更多的服务贸易由线下转到线上,服务贸易数字化成为发展大势。此次服贸会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云对话”“云洽谈”“云展示”,并首次设立了数字服务专区展,重点展示各个领域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开启未来,我们要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充分把握服务贸易数字化发展新红利、新机遇,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动力源。

  服贸会推动中国更高水平的开放,向国际社会宣示坚定开放的决心。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从侧重货物出口贸易的广州广交会,到侧重货物进口贸易的上海进博会,再到聚焦服务贸易的北京服贸会……一个个中国打造的开放合作新平台,彰显了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和让世界共享中国对外开放成果的大国担当。服务贸易相比传统货物贸易更需要开放、包容、无壁垒的行业发展生态。服贸会就是为了减少要素流动制约、推动跨境互联互通,专门给服务贸易搭建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大规模展会和交易平台。“在全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支持北京等地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服务贸易发展不断做实做细,更高水平的开放是坚定不移的决心,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服贸会凝聚各方开放发展的共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的动力。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疫情之下,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最为活跃的领域,是提振全球经济信心的重要引擎。服贸会旨在推动建立和培育政府间、国际组织、商协会及企业间多样化伙伴关系,让更多务实合作成果惠及各国和各国人民。本届服贸会共有来自153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家企业、全球的186位境内外重要嘉宾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与。其中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占比18%,比去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服贸会的“朋友圈”再扩大,参与度再提升,影响力再加强,将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注入动力,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唯有不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努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环境,才能实现全球服务贸易繁荣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迎五洲客,谋天下利。我们坚信,率先走出疫情阴影的中国经济,必将以服务贸易吹响世界经济复苏的号角,同各方一道,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共促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让人类社会发展的巨轮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把钥匙”打开全球服贸发展的“组合密码”

  “坚持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金钥匙’,破解当前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面临的问题,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最为活跃的领域,成为各国经济新的增长点。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宣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世界共谋发展的决心。

  用“和平”的金钥匙打开全球经济发展“方向之门”密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我们愿同各方一道,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共促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顺应时代潮流,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广阔,将日益成为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撑,推动各国加强协调和合作,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前行。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为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国际持久和平、各国合作共赢的坚强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新视角,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为全球经济发展引领方向,为服贸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用“发展”的金钥匙打开全球经济发展“共识之门”密码。习近平主席的致辞向全球传递了扩大开放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和大国担当,为当前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从世界大局大势出发,深入理解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共建共享、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交流互鉴,与世界各国一道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担负起凝聚共识的责任。中国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和为世界谋大同的事业中去。

  用“合作”的金钥匙打开全球经济发展“方案之门”密码。中国古人说:“适己而忘人者,人之所弃;克己而立人者,众之所戴。”为此,迎五洲客,计天下利,背后正是中国用开放合作的“金钥匙”,携手世界共创更美好未来的诚意和担当。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展现疫情下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诚意。深化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对接国际服务贸易新规则、新标准,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中国以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为发展方向、奋斗目标,让经济全球化之路互联互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用“共赢”的金钥匙打开全球经济发展“力量之门”密码。面对仍在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面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倡导团结合作、同心协力,围绕为人民谋幸福的共同目标,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开辟应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的人类和平发展之道,汇聚共建幸福美好世界的全球力量,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履行大国大党责任,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贡献。

  “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多务实的举措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动能。“金钥匙”已在手中,“新引擎”已经发动,世界各国需要携手并肩,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一致奋斗!
 

  聚力打造“开放共赢”服务贸易新高地

  进博会同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服贸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并称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9月9日是2020年服贸会的最后一天。本届创会参展各方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在中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的前提条件下,以“全球服务,互惠共赢”为主题,释放积极信号,彰显大国实力,聚力打造“开放共赢”服务贸易新高地。

  国际“大视野”谋划全面开放“新格局”。规格提升、规模扩大、连接顺畅、效果显著是本届服贸会的醒目标识和鲜明特质,充分彰显我国开放市场、深化合作的信心和底气。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在“后疫情时代”的新发展阶段,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一“引进来”和“走出去”、陆海内外、东西双向联动,着力实现资源均衡、结构优化、比例合理的服务贸易开放“新格局”。当前,我国已具备比较成熟的合作基础和卓有成效的开放成绩。在自由贸易试验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服务业集聚群建设方面,积极融入教育、体育、金融、旅游、5G通信、文化等多个领域,致力于更加普惠化、更有吸引力的投资营商环境建设,持续带动数字经济、服务经济新的增长点,助力稳步推进更加高水平、自由化、便利化的中国特色服务进出口建设。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支持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的一贯立场,14亿人口自力更生、自我革命,用实际行动凝聚起“发展自己、造福全球”合力,同时印证着完善开放格局、实现共同繁荣进步的一致呼声和现实选择。

  科创“大品牌”吸引五湖四海“新资源”。从厅外到厅内,室外场馆背靠奥林匹克公园,西临“水立方”、东毗“鸟巢”,来自148个国家和地区、1.8万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参会,超10万人线上注册,十余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硕果”累累,国际贸易合作项目以“乘数”倍增……服贸会已成为全球深化创新融合的“风向标”和扩大国际知名度和提升群众美誉度的“中国名片”。防疫新设备、VR设备、文创产品,厨余垃圾0排放生态处理,5G网络全覆盖……国际前沿技术成果添彩赋能百姓生活,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中国“智”造新业态发展,持续深化蹄疾步稳。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大品牌”托举起金融、基建、投资、分销服务等新兴领域交流融合,塑造开放型经济体制新优势,底气知足、前途光明。回顾历史、立足当前,中国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勇于开“顶风船”,在逆风逆势中开拓新资源、激发新动能,在共建共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中风雨同舟、扬帆远航。

  强国“大梦想”开启互惠共赢“新纪元”。新机遇共建经济,新时代共享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世界经济“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在休戚与共、利益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各国合作对话、政策协调和经验交流已成常态,加强国际经贸合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这首开创美好未来的“大合唱”必将引领潮流、勇立潮头。越是面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挑战加剧情况,越要把“开放合作、互惠共赢”放在突出位置,牢牢把握住“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历史规律,决不能固步自封搞建设、因循守旧谋发展。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是以实现共同发展为根本遵循的,全球人民的“大梦想”更应在共同维护、共同创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向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目标阔步前行、澎湃合力。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服贸会秉持“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和合之道,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机遇、创造新局势。我们也将朝着“共筑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共创更加开放的世界经济大格局、共享更加普惠的改革红利”的光明大道奋勇争先、矢志奉献。
 

  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服贸提振世界经济复苏信心

  中国搭台,世界合唱。2021年服贸会的如期举办,彰显了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的信心决心,体现了中国支持全球抗疫合作、推动世界经济贸易复苏的大国担当。全球各界相聚北京、相会云端,围绕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开放合作、数字新生态、振兴世界旅游等开展交流,为全球服务贸易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服贸会联通中国和世界,必将推动更多服贸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全球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给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注入信心与活力。

  共享机遇,以数字开启更美好未来。近年来,面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服贸会变成展览展示、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充分展示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服务贸易造成很大冲击,但疫情也大大加速了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进程,使更多的服务贸易由线下转到线上,成为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2020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额为2947.6亿美元,同比增长8.4%,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的44.5%。本届服贸会在展会内容设置上突出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门设立数字服务专区展,围绕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策划举办两场高峰论坛以及近20场专业论坛,无疑展现了中国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真诚愿望。随着世界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蓬勃兴起的数字贸易正成为全球贸易的新形态、未来贸易发展的新引擎。唯有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与世界各国共享数字化发展机遇,才能携手开创服务贸易更加美好的未来。

  应对挑战,以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贸易日益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达到了2.3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7%,服务贸易在全球率先恢复了增长态势;我国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了29.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去年的54.5%提升到了55.7%,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有力促进了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然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也面临更多新挑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区域化、本土化趋势明显,疫情导致服务贸易复苏还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服务供给不能充分满足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需要,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要积极应对新的挑战,持续推进深层次改革、全方位创新,推动服务贸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扩大开放,以合作提振经济复苏信心。犹记得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三点倡议: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一年来,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坚定不移推动服贸多领域合作,不断推动对外开放向更高水平迈进,彰显出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设立;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稳步推进,已在全国推广了16个最佳实践案例;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为推动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探索路径……如今,中国服务领域的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市场不断拓展,高水平开放与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加快形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后疫情时代,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带给各国更多的合作机会,进一步提振世界经济复苏的信心。

  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如今,中国将以2021年服贸会为新起点,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各国凝聚共识、共享机遇,共同促进全球服务贸易繁荣发展,不断书写新时代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精彩华章。
 

  服贸会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服贸会是我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与进博会、广交会共同构成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平台。作为专门为服务贸易搭建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展会和交易平台,服贸会已经成功举办7届。本届服贸会是拥抱数字经济、促进服贸繁荣的盛会,为世界各国提供市场机遇与发展红利,有助于提振全球经济复苏信心。

  展现贸易发展新方式。当今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疫情发生以来,数字技术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服务贸易由线下转到线上,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给服务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本届服贸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举办,就是顺应全球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全面展示各领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成果。本届服贸会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中国坚定不移推动扩大开放、努力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展现中国开放新趋势。在当前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有经济学家认为,世界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进出口累计达3.6万亿美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了29.7%,全球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口径测算,2020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额为2947.6亿美元,同比增长8.4%,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达44.5%,成为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当前,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强化。我国持续举办服贸会,传递出中国与世界携手发展的真诚意愿,也是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的印证。这场盛会必将推动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深化国际合作。

  展现科技创新新成就。2021年服贸会把握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等全球热点趋势,将首次设置数字服务专区,邀请国际国内数字服务龙头企业,展示全球服务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最新前沿、最新成果和技术应用。在服贸会的数字服务展区,观众将能与机器狗、智能安全帽等数字建筑领域的科技亲密接触;在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三款新冠疫苗、中和抗体检测盒等抗疫最新科研成果精彩亮相……服贸会是一场开放、包容、多元的国际性盛会,为高科技企业“出海”及与世界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服贸会联通中国和世界,将为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新动力,提振全球信心,促成更多服贸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发展。2021年服贸会,来得正当其时。
 

  致辞:

  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

  (2021年9月2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名义,向参加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所有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本届服贸会以“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相信在各方积极参与下,将成为一届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盛会。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愿同各方一道,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共促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

  我们将提高开放水平,在全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我们将扩大合作空间,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同世界共享中国技术发展成果;我们将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支持北京等地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我们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让我们携手抗疫、共克时艰,坚持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金钥匙”,破解当前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面临的问题,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工作简报:

  嘉兴市三举措加快服务贸易发展

  近年以来,嘉兴市将发展服务贸易作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主体培育、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参展拓市场,促进服务贸易做强做大。今年1-7月,服务贸易进出口68.9亿元,总额位列全省第三,其中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17.4亿元,增长58.9%,增速列全省第一。

  一是推动制造企业转型。我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传统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鼓励企业产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创新升级。1-7月,知识流程外包(KPO)离岸执行额18848.6万美元,同比增长66.4%,占全市总离岸执行额93.2%,较去年同期增加4.8个百分点。例如在本次服贸会上,浙江奇翼特种服装有限公司展示了一种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证书和国家版权局著作权登记证书的空调衣,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意向向奇翼采购19万件加热服。

  二是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市商务局结合“三服务”活动走访数十家服务贸易企业,了解企业发展情况,讲解相关服贸政策,指导企业开展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业务。今年1-7月,我市新增注册服务外包企业24家。协助东海橡塑、维亚生物技术、日立解决方案、阿尔派妮等服务贸易企业准备申报技术先进性服务企业、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等相关材料。作为浙江省科技型企业、省级重点文化出口企业,阿尔派妮自主研发了防水透气面料,目前已拥有几十项面料的专利和高新技术专利技术。在本次服贸会上,企业不仅拿下了国内多个滑雪场的订单,还斩获了冬奥会国家队服的大单。

  三是组织企业开拓市场。我市积极组织服贸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浙江服务贸易云展会(数字城市服务专场、海事服务专场、动漫游戏服务专场等)等服务贸易展会。虽受疫情影响,我市企业参展热情不减,累计有30家左右企业报名参展。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嘉兴企业达成意向成交项目3项,产值约2亿元。浙江日立解决方案软件服务有限公司在本次服贸会上展示了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方案,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线上线下均收到不少采购商的咨询。

  下一步工作,我市将积极抢抓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新机遇,统筹构筑服务贸易发展生态链、服务链、保障链,积极推动服务外包高质量发展和服务贸易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做好企业培训工作,服务企业参展拓市场。
 

  实施方案:

  西咸新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西咸新区在更广范围、更大力度、更高水平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促进新区服务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制度更加完备高效,加速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依据《商务部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商服贸发〔2020〕165号)要求,结合西咸新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以及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辞的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改革加快新区服务贸易转型升级,积极推动建设体制、政策、模式、营商环境等要素创新发展的服务贸易发展新体系、新态势,助推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在更高层次构建和完善新区服务贸易全球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提升新区服务贸易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将新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服务贸易的重要高地和区域中心,具有西部资源、产业、管理特色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示范基地和重要引擎,为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开放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推动全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和新路径。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集成优化、协同高效

  积极发挥西咸新区的政策叠加优势,全面提升以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为导向的新区服务贸易企业关联、产业集聚水平,强化规模经济、平台经济、网络经济效应,优化新区服务贸易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推动西安、西咸新区、咸阳服务贸易产业关联和空间连片发展,提升西咸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实现龙头产业集群组团式、集成式发展。

  2.坚持创新融合、特色有序

  大力推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监管模式、政策体系、统计体系等创新发展,形成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等全方位创新格局。深入促进产业融合、产贸融合、产城融合等全面融合态势,构建龙头产业引领、特色产业领先、重点产业突破的服务贸易相关产业有序发展、错位培育、相互关联、彼此支撑的发展格局。

  3.坚持品质优先、服务提升

  大力促进民营服务经济主体发展,鼓励更加灵活多样的服务供给,推动服务贸易模式的全面发展。探索服务质量提升标准建设,加快服务人才评价、培养和培训,实施服务贸易标的品质、品位和品牌建设提升工程,推进服务需求的培育和引导。充分利用大数据等途径提升管理效率和能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探索行业发展负面清单管理,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创新服务贸易治理方式。

  4.坚持双向开放、合作共享

  大力支持服务贸易企业国际化发展,建设服务贸易要素、交易、服务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平台体系,推动新区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保护、确权和交易,形成“引进来”+“走出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新格局。加强与境外企业,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构建西部地区面向“一带一路”的合作通道和网络,持续提升资源、信息、服务等共享和流动,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风险防范与应急水平。

  (三)发展目标

  通过全面深化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到2023年,基本建立高效、灵活、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政策体系、平台体系、统计体系、监管方式,形成产业特色明显、关联度高、融合性强、集群式组团式发展格局,呈现新业态不断产生、新模式不断发展、新主体不断培育的成长态势,打造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双向开放持续加强的繁荣图景,服务贸易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到2023年突破5亿元人民币,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带动全省、辐射西部、影响“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发展,在文化旅游、信息技术、航空服务、物流运输等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服务贸易的区域中心和重要引擎。

  培育20家以上大型骨干和头部服务贸易企业,重点支持100家以上成长型中小型服务贸易企业建设升级,重点建设信息服务、人才服务、交易服务、政策服务、金融服务、管理服务等10余个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升级5个服务贸易特色园区、打造20余个特色服务贸易出口重点项目,构建以“一带一路”为中心的服务贸易区域国际合作网络,形成一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经验,建成具有西部特色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示范基地和创新高地。

  (四)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

  在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具体举措及责任分工的基础上,结合西咸新区实际,细化任务分工,落实相关任务。通过建设,形成服务贸易双区、上下联动的机制和部门协同、多点发力的工作态势;明确服务贸易产业格局、空间布局、重点支持培育企业、招商引资方向以及政策导向和着力点,初步形成错位协同、具有新区特色的价值链和创新链;积极培育服务贸易企业、项目和产品品牌,初步构建新区服务贸易品牌体系。

  第二阶段(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

  通过政策助力、主要任务加快落实以及重点发展和积极培育领域的推进,使新区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继续深化,服务贸易平台功能和便利化水平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贸易区域国际合作网络以及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果,服务贸易相关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更加完善;新区服务贸易品牌区域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和提升。

  第三阶段(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

  新区服务贸易全面进入高质量提升阶段。各新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成效更加彰显,形成与西安、咸阳在服务贸易领域多极化协同发展格局,新区内外、西咸一体化区域内外要素更加自由流动,支柱性服务产业地位更加突出,引领作用更加突显,重点服务企业、重大服务项目、知名服务品牌布局更加优化、国际竞争力更强,面向“一带一路”服务特色更加明显。

  二、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

  在新区统一规划布局的框架下,依据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优化新城、园办的产业布局,加强龙头产业的引领、带动与辐射作用,强化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延伸拓展,构建关联与辐射西安、咸阳的服务产业体系和服务贸易开放格局,促进西安、西咸新区与咸阳服务贸易差异化、特色化和协同联动发展。

  (一)空港新城

  围绕打造全球高端要素链接中枢、内陆临空经济创新典范的目标,依托空港优势,布局以临空经济为特色的全产业链,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飞机维修、跨境电商、临空金融、高端展会等业务,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以及西部地区服务贸易要素和服务的集聚中心和区域枢纽。

  (二)沣东新城

  围绕“科技资源统筹+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业”的产业发展定位,布局以数字贸易、文化贸易、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核心的产业链,全力促进服务供给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高,夯实服务贸易产业发展基础。聚焦精准医疗、教育培训、体育赛事和技术贸易,加快建设高端服务业经济集聚区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增强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区域和国际优势。

  (三)秦汉新城

  围绕文化之城、健康之城以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秦汉历史文明集中彰显区的功能定位,打造国际丝路旅游重要目的地和“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主阵地,布局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产业链,积极推动文化旅游、文物数字化、对外影视培训合作、大健康以及人力资源等服务贸易产业,培育和彰显消费性服务贸易比较优势。

  (四)沣西新城

  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目标,布局以信息和技术服务为中心的产业链,重点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和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基础和重点的信息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建设信息服务和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促进国际服务外包发展。

  (五)泾河新城

  围绕大西安北跨战略核心聚集区定位,布局高端制造和商业服务以及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重点促进跨境商业服务的培育以及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转化等系统性服务能力提升,大力促进文化旅游服务贸易模式创新,深入推动文化旅游集成带动和品牌建设。

  (六)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

  围绕西咸一体化的核心区域和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务区定位,重点发展面向新区服务业和“一带一路”合作的金融、商务、法律等专业服务,推动以数字技术和信息为基础的各类高端咨询服务贸易。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探索完善管理体制

  1. 强化统筹协调,构建部门联动、政企联系、区块合作、多点发力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进一步加强新区管委会统筹指导,明确服务贸易相关部门任务职责,分工合作、协同推进,提升部门联动水平;进一步加强政府与企业联系,发挥协会、联盟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拓展服务贸易企业联系范围,完善工作机制、反馈机制、考核机制;加强西咸新区区外、区内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合作,形成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全面发力的发展格局和态势。

  2. 提升管理效能,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

  积极探索和承接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改革,探索允许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或注册人委托具备相应生产条件的企业生产样品或产品;承接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审批权;创新国际服务提供者投资设立旅行社的审批权管理,简化外资旅行社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探索和争取放宽合资旅行社出境游业务审批,探索试行旅行社保证金多元化缴纳模式;推进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网上办理和电子证照发放,探索实施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网上办理,采取“流程再造、分类审批、提前介入、告知承诺、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举措,优化健康服务业建设投资项目审批流程。

  (二)全面探索扩大对外开放

  1.促进新区内外要素更大范围自由流动。

  建设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持续完善外籍教师、专家、技师等的引进便利政策;对取得内地医师资质的港澳医师,在具备设置条件的地点,开办诊所执行备案制,简化港澳医师转内地医师资格认证手续,符合条件的港澳医师可按程序取得内地医师资格;积极引进国际培训教育机构,重点发展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培训业务、人力资源输出和国际教育合作,为新区技术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服务出口提供人才支撑;探索更加开放的引进高端人才停居留政策和出入境便利举措,有条件地探索“一窗式”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便利外国人来华就业。

  2.构建与境外企业国际合作通道与网络。

  规划和推进国际服务贸易合作园区建设,发挥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开放合作上先行先试的优势,加强与重点服务贸易伙伴的项目合作;构建“一带一路”友好城市和经贸合作城市网络、线上交易平台体系;积极探索分类简化航空公司开辟至共建“一带一路”航权开放国家国际航线的经营许可审批手续,形成高水平国际运输和合作通道。进一步探索密切试点地区律师事务所与港澳地区律师事务所业务合作的方式与机制。允许港澳与试点地区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的内地律师受理、承办内地法律适用的行政诉讼法律事务。允许港澳与试点地区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以本所名义聘用港澳和内地律师。

  3.支持服务业双向投资及商业存在模式发展。

  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融合,以投资带动贸易,以服务强化合作;积极探索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扩大以货运为主的航空运输服务模式;引进跨国公司国际或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商业存在模式;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业、保险业企业设立分支机构。

  (三)全面探索提升便利水平

  1.提升以产业链、供应链为依托的运输、通关服务等全链条便利水平。

  推动一批直达全球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的开通,进一步促进与境外国家和地区的航运联系;积极对接配合海关,持续探索通关一体化,全面推行海关企业注册及电子口岸入网全程无纸化经验做法,推广随报随审即审即放、客带货快速通关验放等贸易便利化举措;优化检验检疫和保税备货通关模式,持续推广航空货物关税保证保险,引导更多企业采用“新担保”模式实现快速通关;探索简化进出口企业注册登记、货物及物品进出口报关单手续,提升跨境交付效率。

  2.提升人民币结算、外汇收支等便利水平。

  结合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积极探索开展人民币在服务贸易领域跨境使用;加强政策宣传,出台政策激励措施,依托区内金融机构,为区内企业打通跨境资金使用通道,提供跨境结算、跨境融资、内保外贷、跨境并购、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综合金融服务。

  3.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和专业人才流动机制。

  积极探索为境外人员旅游就医提供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的政策,逐步优化就医环境,为境外人员在内地就医提供便利条件;推动医疗健康服务特别是中医药服务出口;进一步探索外籍技术技能人员按规定就业、永久居留;探索建立吸引外国高科技人才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在中国高校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优秀国际学生就业和创业,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外籍硕士及以上层次学生可直接在境内申请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对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聘用的“高精尖缺”外国人才,经外国人才主管部门认定后可按照外国人才(A类)享受工作许可、人才签证、居留许可等证件办理及社会保障等便利措施和“绿色通道”服务。

  (四)全面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1.探索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推动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挖掘和交易等跨境服务,探索数据服务采集、脱敏、应用、交易、监管等规则和标准;促进数据资源、产品和服务的资产化、商品化。

  2. 推动传统贸易模式转型升级。

  利用陕西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开展文物数字化工程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创新对外文化贸易合作模式;持续深化国内外远程医疗咨询、会诊服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远程会诊系统,同时探索完善国际医疗服务结算体系;大力发展国际国内灵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共建的模式,持续拓展零工经济场景应用,并探索建立更具保障性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五)全面探索健全促进体系

  1.建设服务贸易平台体系和国际化促进机制。

  继续完善深化已有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对平台功能进行优化整合,建设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应用服务平台、运营物流服务平台、走出去促进服务平台等,进一步提升平台效能,形成不同功能和形式相结合的服务贸易平台体系;以平台体系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和升级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形成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高效对接、快速响应的信息通道和响应机制,及时回应诉求、解决问题、应对风险,构建有效互通的双边及多边市场,创新机制,促进服务贸易企业国际化。

  2.建设文化传播和交流体系。

  打造丝绸之路影视桥、中非影视创新提升工程、友邻传播、中国联合展台、视听中国、走出去内容扶持等重点文化贸易项目;配合重要对外活动和各类多双边人文交流机制,支持电影对外交流合作相关项目优先落地;坚持多国别、多类型、多题材的原则,鼓励与国际知名电影企业和优秀电影人才开展合作;积极承办国际名校赛艇对抗赛、国际足球赛等大型赛事,汇聚资源,形成品牌,不断发挥赛事节事聚集效应;运用财税优惠、金融扶持、宣传奖励等方式积极支持在国际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企业合作、中外教育文化推广、影视制作中等开展数字创意、影视培训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同时主动承接国家相关部门培训,开展联合研发、协同攻关、要素参与、市场拓展等多种形式合作。

  3.提升服务贸易法制保障。

  探索打造“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和商事仲裁中心,开拓金融、保险、知识产权、电子商务、交通运输等现代服务业领域仲裁业务。

  4.健全国际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研究制订外国专利代理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开展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试点,引入国际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依托沣东新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面向“一带一路”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及产品供给,积极推动业务咨询、政策宣传、基础培训等基本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进行,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信息专业检索及分析、知识产权专业数据库建设等高端信息服务,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开发、应用、保护的服务体系。

  (六)全面探索优化政策体系

  1.强化财税扶持政策的效用。

  出台新区服务贸易专项支持政策,加大国际市场拓展、创新业务模式、数字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继续落实国家对服务贸易企业税收减免政策,确保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积极对接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搭建西咸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基金,支持符合政策导向的服务贸易企业发展。

  2.创新符合服务贸易特点的金融政策。

  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推广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完善知识产权担保机制,加大专利保险产品开发和推广力度,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推动“保险助融”“协商估值”等质押模式落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拥有专利、商标等“轻资产”服务贸易企业的资金支持;健全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分担和损失补偿机制,畅通质物处理渠道,为扩大以知识产权质押为基础的融资提供支持;积极对接人民银行,建立联系机制,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推进新区企业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公示。

  3.加大服务贸易出口信用保险创新力度。

  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深化“政银保”合作,扩大出口信保覆盖面;出台政策支持扩大出口信保保单融资规模,降低中小微服务进出口企业融资成本;探索规范和引导针对小微服务进出口企业的融资担保机制,促进增信与融资。

  (七)全面探索完善监管模式

  1.加强部门间监管协作。

  完善信息共享,建设新区政策信息、服务信息、决策信息、统计信息、信用信息等一体化平台,形成行业大数据管理和风险预警联动的协同机制。

  2.促进监管方式创新。

  持续深化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协同运行模式,通过协同运行体制建立、管理监控平台搭建、服务标准制定等手段,持续提升机场运行和服务效率。健全制度化监管规则,实施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领域创新创业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加强信息化监管手段,探索应用视频监控、电子芯片、导航定位系统、大数据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和信息平台。

  (八)全面探索健全统计体系

  1.优化服务贸易统计监测系统工作机制,建立统计监测系统数据核查、退回和通报制度,提高数据质量。

  在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统计范围,研究建立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建立西咸新区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监测分析平台,及时掌握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动态,定期发布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提供依据;建立以服务贸易统计数据为基础、以重点领域调查为依托的督查、检测、评估与考核机制;完善服务贸易促进和扶持政策,落实与企业服务贸易数据填报入库挂钩的制度;加强服务贸易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工作。

  2.探索涵盖四种模式的服务贸易全口径统计方法。

  加强与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外汇管理部门及银行的数据信息共享,探索旅游、文化、中医药、教育等领域的统计数据指标体系,探索开展服务贸易四种模式的全口径统计,做到应统尽统;结合商务部在建的服务贸易统计创新体系,采用部门日常统计、重点企业数据直报、公共服务平台数据采集、政府购买大数据服务、政府委托社会组织统计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

  四、重点领域与主要措施

  (一)重点发展的领域

  1.临空服务

  (1)发展目标

  以临空经济为依托,充分利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优势,以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为总体目标,大力推动临空服务产业链建设以及临空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到2023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航线超过100条,建成各类临空服务平台5个,现代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到达国际先进标准,飞机维修业务年产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飞机融资租赁、航空人才培训、文化保税展示等业务初具规模,形成立足西北、辐射全国、面向“一带一路”的特色临空服务枢纽和创新高地。

  (2)主要任务和措施

  建设临空服务平台。构建满足全球采购、配送需求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搭建保税跨境购平台,提供展示交易、仓储物流、通关服务、孵化培育等服务;积极打造航材公共交易中心、第三方医疗器械(隐形眼镜)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子商务规模和效率,形成电商价值链与服务价值链的互促共融,为临空服务打下坚实的物质和经济基础。在法治保障方面,搭建临空法律服务中心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服务。在金融保障方面,搭建临空金融中心,为企业提供多渠道、多工具的金融服务。

  着力打造国际航空枢纽。以打造“国内中心点、国际中间点”货运网络为目标,进一步完善航空网络布局,充分利用“第五航权”优势,积极拓展欧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国际航线,推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促进现代物流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以及密切联系的新基建建设,增强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水平,提升服务效率。建立适应数字贸易和大数据技术发展的物流信息采集、处理、服务的物流信息数据中心,形成各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信息高效传输、服务便捷畅达的物流通道网络。建设跨境电商信息一体化平台,拓展供应链相关企业的业务范围,整合从设计、采购、生产制造、仓储联运、物流配送到消费各个环节,组织上下游企业形成协同效应,提升物流信息的利用、加工能力,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重点发展航空维修服务贸易。打造飞机维修全链条服务平台,实现飞机维修从航材储备、交易、结算、维修、交付等一体化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飞机保税维修,推动飞机发动机、起落架维修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业态集聚发展,着力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航空维修产业集群。申请放宽进口设备维修准入,尝试拓展飞机全寿命维修和数字化维修业务。不断扩大机械设备维修、电子产品维修、零部件维修等规模,丰富产品维修种类。在大力发展国际航空运输服务,建设航空枢纽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一带一路”航空维修基地的建设,不断提升航空维修检测的技术水平和国际服务水平。

  促进飞机租赁和培训业务发展。依托融资租赁公司,以本地航空公司为载体,探索飞机融资租赁业务。同时,以西北云翼公司为主体,探索大型模拟机设备的融资租赁,并推动开展航空人才培养业务,引进国外先进人才,促进人才培养培训。通过政产学研协同以及国际合作,建设面向“一带一路”及全球的航空人才培养中心。

  探索开展文化保税展示交易。推进文化保税业务开展,搭建进口艺术品交易中心,探索“区内仓储+区外保税展示交易”的有机联动,打造“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大西安文化会客厅,促进文物展示、文化设备、艺术品交易等保税,尝试推进临空保税服务空间线路延伸。

  打造临空服务消费体验区。充分利用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积极探索高端服务消费,围绕机场打造半小时经济文化旅游圈,更大力度协同规划临空服务、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加大过境、过夜旅客停留时间和消费力度。面向“一带一路”提供更大范围、更加灵活的消费体验、保税、信息等服务。

  2.文化旅游体育服务

  (1)发展目标

  全面优化新区文化空间布局和内涵,提升新区城市文化品位,促进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和共享发展,推动新区文化旅游体育整体升级和品牌建设,到2023年,打造5个以上具有新区品牌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及知名体育赛事节事,聚集外资旅行社超过20家,建成新区整体旅游监测平台,形成面向“一带一路”的西北文化旅游和体育赛事基地和中心。

  (2)主要任务和措施

  大力优化文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系统梳理、挖掘和统筹新区内各新城以及新区周边文化、旅游和体育资源,进行高水平城市空间规划和形象设计,促进产城融合,推动城市文化贸易,加强城市空间差别在文化旅游和文化贸易中的突出地位,形成新区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空间品味,打造错落有致的文化发展生态,推动便利营商环境与魅力消费空间的协调互动,全面提升新区城市品位和文化软实力。

  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链建设。全面升级新区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发展水平,积极引进高水平旅行社,加强与国外旅行社和旅游组织的合作;深入研究和规划文化旅游路线,进行系统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发,推动精准营销,培育消费市场,促进与“一带一路”地区的文化旅游合作共赢。大力推动“旅游+”,围绕新区服务业,形成体育赛事旅游、博物馆旅游、健康游、商务游、演艺旅游、会展游、农业游、文化游等多元化旅游市场格局。主动推进重大体育赛事节事的举办,不断增强新区文化活动魅力,使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相得益彰。

  促进新区文化旅游协同和错位发展。探索以旅游体验、消费、游学、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为主要产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市场合作渠道。依托大数据等技术基础,建设新区旅游监测平台,加大对文化旅游数据的监测、研究、发布和利用,培养引进文化旅游规划、营销、管理、研究等相关人才,进一步提升新区文化旅游治理水平。

  打造新区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以秦汉文化为主题的情景再现街区打造,促进城市文化空间、生活空间与旅游空间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新城文化形象、文化品位,为文化旅游服务贸易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积极探索开展传统特色文化研学,促进文化、教育等系统性设计与规划发展。

  全面构建茯茶文化产业生态链。推动茯茶研发基地建设,提升茯茶研发能力,开发茯茶在养生、保健、医疗等方面的功能产品;加强茯茶及茯茶衍生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为茯茶在种植、生产、加工、流通、检测等相关环节提供咨询与智力支持服务;加强茯茶文化宣传与拓广,依托茶马古道、“一带一路”起点等优势进一步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利用线上线下销售手段,将茯茶镇打造成咨询、研发、加工、消费、体验、交易等为一体的集散中心。

  3.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

  (1)发展目标

  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的基础和应用水平,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为动力和支撑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技术应用平台服务体系,推动数字服务贸易的跨越式发展,构建面向“一带一路”的信息技术服务国际网络。到2023年,培育2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技术企业,信息技术对其他行业改造提升的创新性做法不少于5项,文物数字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主要任务和措施

  建设立足西北、辐射全国、具有区域和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的增长极和服务中心。积极推动物联网发展,为新区各企业、各产业、各新城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基础的信息技术服务,进一步拓展信息技术服务的应用领域、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加大信息技术服务的交易力度,形成有竞争力的新区信息技术服务框架和体系。

  大力推动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字贸易为龙头,引领、提升新区现有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创新业态、优化流程、提升效率,进行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为基础,以研发设计、咨询管理、培训营销等服务环节为重点的数字化升级和创新,形成数字贸易繁荣发展的初步态势,促进新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以及数字科技服务与其他服务行业的深度融合。

  加强数字技术支持。充分发挥沣东新城、沣西新城作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战略优势,积极发展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夯实大数据创新平台基础,促进数字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力度,形成以数字技术服务为核心的数字贸易技术支持体系,全面提升新区各服务贸易行业数字技术应用和服务水平。促进数字产业崛起。建设新区数字经济增长极,夯实数字产业技术基础、组织基础,推进数字产业与其他服务业融合发展,形成以数字产业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关联的数字服务产业集群。加大信息技术服务与文物资源挖掘、数据信息搜集、展览展示、文物修复等深度结合,推动文物数字化建设,促进文物数字化在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影视制作、博物馆建设、文物考古、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应用。

  4.科技研发服务

  (1)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研发机构、高校等优势,积极推动基于新基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中心机构的建设和引进,大力发展检验检测和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科技研发国际竞争优势。到2023年,建设和发展研发机构20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家,检验检测机构30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超100项,初步建成立足西部、面向“一带一路”的科技研发和交易中心。

  (2)主要任务和措施

  积极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相关资源,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良性互动机制,推动科技研发、成果交易与转化平台建设,重点面向西部和“一带一路”提供专业科技研发服务。

  发展壮大检测检验机构。以产业链完善和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建设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集聚区,支持现有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壮大,吸引国际国内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入驻,鼓励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加快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与并购重组,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形成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打造检验检测认证高地。

  建设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加强计量、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服务。加强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支持标准研发、信息咨询等服务发展,探索构建技术标准全程服务体系。

  构建科技研发创新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探索建立西咸新区范围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设备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机制,建立共创共享的开放创新平台。鼓励研发类企业专业化发展,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二)积极培育的领域

  1.金融服务

  (1)发展目标

  创新金融新业态、新模式,促进金融服务西咸新区实体经济以及服务经济发展的力度,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到2023年,区内各类金融机构数量达到130家,针对服务贸易企业落地金融产品或创新金融服务模式5个以上,支持服务贸易企业通过各类渠道实现融资金额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建设具有西咸新区特色和面向“一带一路”的西北金融创新服务基地。

  (2)主要任务和措施

  持续提升绿色金融、文化金融、知识产权保险、文化保险的发展,促进服务贸易要素流动和创新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服务贸易行业特点的金融创新工具和服务方式。

  积极培育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普惠金融、贸易金融等金融业态,优化提升金融赋能服贸发展的服务水平。积极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完善开展跨境金融的基础设施,落实“本币优先”,积极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

  探索推进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支持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协同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完善银行、小贷、基金、保险、融资租赁等各类型金融机构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助力中小微企业、轻资产企业等发展。

  2.健康医养服务

  (1)发展目标

  围绕大健康产业,重点发展以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及生物检测为主导方向、中医药服务和健康养老为特色的健康医养服务贸易体系。到2023年,建成“一带一路”医疗技术合作平台,聚集30家以上各类医疗研发、生产、服务机构,形成面向“一带一路”的健康医养服务示范基地。

  (2)主要任务和措施

  开展“一带一路”医疗技术合作中心试点,汇集全球智慧医疗科技成果与解决方案,通过智慧医疗培训、国际援助、智慧医疗技术合作交流等,打造以智慧医疗、医疗设备研发为主的成果转化平台,形成区域产业聚集。

  发展国际教育与培训,为人才要素集聚提供条件和支撑。发挥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中医药教育培训、医疗体验、健康旅游活动。

  鼓励中医药机构在海外设立中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养生康复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等,大力推广中医药文化服务和产品。积极申请探索放宽外资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市场准入,吸引内外资的医院、养老院、养老金融服务机构。不断丰富医养结合新业态、新模式。

  3.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服务

  (1)发展目标

  形成在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和人才流动、人力资源服务等方面的明显比较优势,到2023年,集聚10家以上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开展国际合作教学培训,建成中俄科技创新中心、中俄经贸合作中心和中俄人文交流中心三个中心,将新区打造成服务西咸、西北,面向“一带一路”的人才要素枢纽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2)主要任务和措施

  大力加强人才培养聚集力度。充分发挥大西安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交大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丝路科创谷、丝路大学联盟、院士谷等重大项目和工程,形成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集聚、人才培养、教育培训等全面发力、多点创新的态势。

  加大国际教育支持力度。积极发展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学生人才培养,特别是围绕西咸新区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方向,创新国际教育、培训合作途径和模式。依托沣东中俄丝路创新园和汉唐学院,发展文化交流传播、国际留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形成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互动繁荣的局面。

  创新人力资源服务模式,依托新区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发挥人才要素市场化配置作用,促进与国外相关合作企业和机构的人力资源服务合作,推动人才要素流动的高效性、便利性。

  4.先进制造与技术服务

  (1)发展目标

  大力推动服务型制造业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建设面向西部以及“一带一路”的先进制造与技术服务枢纽。到2023年,建设和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示范企业10家,形成先进制造与技术服务典型经验5项,积极向全国推广。

  (2)主要任务和措施

  探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培育科研、咨询、设计、管理、营销、金融、投资、知识产权、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充分发挥多元化融合发展的主体作用。

  提高制造业企业以及服务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能力。

  加强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检验检测、专业咨询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制造业向下游服务业延伸,增强现代服务业对生产制造业改造、优化、转型、升级、产业链拓展力度,强化制造业服务化。推进大西安服务平台和空间联动、联片发展,形成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投资与贸易的良性互动。

  提供先进制造业与技术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针对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延伸以及高端服务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尝试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行服务输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服贸试点领导小组机制,贯彻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成员部门间的联系沟通,通过明确任务分工夯实各部门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目标,要求各项任务的责任单位分别制定工作落实方案,针对特定领域成立专班负责任务和项目推进。形成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重点环节为指向的各类工作小组,建设多形式调研工作机制,强化问题导向,以调研为基础形成专项攻关合力,集中高效解决问题,推动各项试点工作任务落实。加强上下协调联动,特别是加强与商务部建立紧密的政策沟通机制,加强与陕西省、西安市的政策协调力度,畅通与中省部门的沟通渠道。

  2.加强中介组织、第三方机构作用。搭建西咸新区服务贸易协会,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协会、各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与企业、政府之间的协调,发挥中介组织在联系企业、信息共享、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3.加强国际合作和联络网络的布局。协调和发挥外事、外贸、驻外机构等作用,推动友好城市建设以及与国外政府、企业等部门的合作,构建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和联络网络,形成与平台体系相辅相成的国际合作网络和机制。

  (二)出台专项政策

  1.扩大专项资金规模。通过财政资金、社会融资、风险投资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引导基金、扶持资金、奖励资金等服务贸易专项资金规模,制定相关政策,将公益性与盈利性、政府和市场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领域专项资金效益。

  2.制定行业专项政策。依据新区服务贸易行业实际,重点推动临空服务、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健康养生服务等专项行业扶持政策的落实。突出政策执行相关部门的协同性、联动性,服务行业要素的流动性、高效性,营商环境的便利性、竞争性,对外开放的双向性、共享性,运用金融、财税、价格、市场、产业、贸易等工具和途径,积极推动发展短板和瓶颈的破解,促进高质量发展。

  3.强化专项政策效果。跟踪政策实施全过程,重点关注专项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注重政策的溢出效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探索政策实施中的补偿、奖励方式,形成专项政策效果跟踪、评价、反馈机制。

  (三)优化营商环境

  1.增强政策公开性。梳理相关政策,形成政策汇编并及时公布,加强政策解读、培训和辅导,帮助企业充分利用政策优惠,把握政策核心,同时积极参与政策制定、修订过程,增强政策的引导性、透明性。

  2.提升政府管理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全程网办,推广“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实现涵盖所有企业登记业务类型的网上办理。进一步探索涉外服务的高效模式。积极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检测认证、培训支持等服务。完善“一个部门管市场”“一张网络管信用”的“大监管”机制。

  3.加强考核督导。将试点工作全面纳入西咸新区目标考核体系,加强统筹协调、跟踪督促,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及时回应企业关注和诉求,定期与不定期研究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对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监控。

  (四)强化引导推广

  1.引导品牌建设。引导新区服务产品以及企业品牌建设,推动具有新区优势的品牌推广体系,强化品牌识别,支持服务贸易企业做好品牌资产的保值、增值,推动品牌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的结合,促进国际知名品牌的推广。

  2.提升服务链条。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满足服务贸易企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将服务相关环节和方面有效组织和结合,促进以公共服务供给和消费为基础的服务链条的建设和完善。

  3.建设营销体系。针对“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发展,支持企业建设具有区域特点、满足不同消费市场和群体的营销渠道和平台,形成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多方面的国际营销体系。

  (五)创新智力支持

  1.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在人才培养、培训方面,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尤其是针对服务贸易主体个体性、灵活性和差异化的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形成服务贸易人才多元评价机制。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依托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一带一路”教职联盟等合作平台,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高校和学术机构间在教育、科技、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制定引进国内外高素质人才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对于国外人才,要重点针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加大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在落户、购房、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更为优惠灵活的政策支持。

  3.加强服务智库建设。支持企业建设相关研究智库,面向国际开展合作,形成既服务于企业发展,又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的各类智库体系。

  4.发挥服务平台作用。重视服务平台建设和利用,为政府、企业、个人等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贸易领域综合信息、企业专业服务、智库服务、人才服务、项目对接服务、专业领域服务、可定价服务类产品交易服务、商品交易等服务。

  (六)密切国际合作

  1.促进交流与贸易的互促共进。 推动文化交流、经贸合作,形成多层面的国际合作体系架构。完善“一带一路”重点国家的服务贸易合作机制,举办相关的展览、展会、论坛、节庆等,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合作交流,拓展签署长期双边服务贸易合作协议。

  2.建立风险联动防范的国际合作机制。推动风险预警联动机制的建立。加强构建风险防范和应急的国际合作机制。在相关协定、协议和合同中,要充分考虑服务贸易交易实施中的风险类型、影响,评估研判,运用保险、互助、政府支持以及其他途径做好应急应对。
 

  批复:

  国务院关于同意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

  国函〔2020〕111号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商务部:

  商务部关于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商务部提出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同意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涪陵区等21个市辖区)、海南、大连、厦门、青岛、深圳、石家庄、长春、哈尔滨、南京、苏州、杭州、合肥、济南、威海、武汉、广州、成都、贵阳、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和河北雄安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陕西西咸新区等28个省、市(区域)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全面深化试点期限为3年,自批复之日起算。

  二、试点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改革先行、开放先行、创新先行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探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打造服务贸易发展高地,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对稳外贸稳外资的支撑作用,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三、试点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加强组织领导,负责试点工作的实施推动、综合协调、政策支持及组织保障,重点在改革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完善政策体系、健全促进机制、创新发展模式、优化监管制度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探索路径。各相关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筹谋划,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等试点地区人民政府要同时落实好上述试点工作主体责任和省级人民政府相关责任。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政策支持,主动引领开放,推进探索任务,创新政策手段,形成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合力,并按《总体方案》要求制定政策保障措施。商务部要加强统筹协调、督导评估,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五、全面深化试点期间,根据发展需要,暂时调整实施相关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的部分规定,具体由国务院另行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方案》相应调整本部门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试点中的重大问题,商务部要及时向国务院请示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20年8月2日

以上即为《【遴选高频考点】服务贸易》全文,更多遴选公选招考动态和学习资料欢迎加入遴选公选考试交流QQ群812635278,并关注遴选公选考试网。

关键词:遴选高频考点

手机扫码查看或分享本文

遴选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19965016898

关注微信公众号号

橙橙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