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5016898

遴选公选考试网

遴选省市考点

【安徽遴选热点】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安徽样板”

小编:橙橙老师  来源:遴选公务员考试  日期:2021-10-15 阅读次数:

【安徽遴选热点】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安徽样板”由遴选公选考试网整理发布,欢迎关注遴选公选考试官方微信(公众号:lxgwyks),微信回复"资料"免费下载遴选考试笔试、面试备考资料。

 

  一、热点链接

  8月13日,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立足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态势,抓好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打造“三地一区”,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交出“皖”美答卷。
 

  二、命题预测

  1.请你结合给定调研材料,归纳概括安徽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200字),并针对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300字)。

  2.安徽省拟召开“全面加速推进安徽深化改革进程”座谈会,假如你是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人员,请你撰写一份会议通知(400字)。

  3.你是安徽省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接到人民日报社关于“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约稿通知,请结合给定材料,起草一篇新闻稿(500字)。

  4.假如你是省委办公厅工作人员,请为主要领导起草一份在打造“三地一区”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稿,供领导参阅(1000字)。

  5.202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请你结合工作实际,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写一篇议论文(1000字)。
 

  三、理论原点

  ★重要意义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

  ★主要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更加巩固。

  ★中央部署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决定了其在全国发展“大棋盘”中具有特殊地位。202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指导思想

  进入新发展阶段,中部地区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着力推动内陆高水平开放,着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通用性极强,建议全部背诵)

  ★主要特点

  高质量是相对于高速度而言,具体特点表现在:

  一是产业层次要高。

  二是创新能力要强。

  三是制造模式要转。

  四是集群配套要优。

  五是产品品质要好。

  六是企业架构要新。

  ★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层次不够。

  二是创新能力不够。

  三是质量效益不够。

  四是生态质量不够。

  五是营商环境不够。

  六是开放水平不够。

  ★对策措施

  中部地区作为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治理,实现中部绿色崛起。

  ★八点意见

  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二是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支持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更多鼓励原创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一流水平,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四是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加强同东部沿海和国际上相关地区的对接,吸引承接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五是扩大高水平开放,把握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走向世界大舞台、国际大市场,把品牌和技术打出去。六是坚持绿色发展,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环境建设和治理,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七是做好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治理。八是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加大对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持力度,研究提出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强统筹协调。

  四、地方实践

  ★领导要求

  李锦斌指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两个坚持”(一是坚持改革开放,拿出更大勇气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拿出更多举措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实现“两个更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更大进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落实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安徽篇章。

  李锦斌强调,要聚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壮大十大新兴产业,全面深化对外开放,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聚焦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筹推进国家公园、生态廊道等建设,推深做实林长制、河(湖)长制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着力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要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着力解群众难、安群众心、暖群众情。要聚焦学史崇德,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格,推动各级党组织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一体推进学党史、抓整改、正作风,深化“三不”体制机制建设,确保党的肌体健康。

  ★三新一高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新措施

  (1)必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坚持“创新自信”。

  (2)必须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做到“创新自立”。

  (3)必须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谋求“创新自强”。

  ★安徽深化改革重点工作

  在统筹抓好各领域改革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国家级改革试点,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新型城镇化、综合医改、司法体制改革、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等,为全国当好开路先锋。集中力量抓好一批牵动性强的重大改革,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农业农村改革、林长制改革、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新型政银担建设等,进一步打响安徽改革品牌。

  ★安徽深化改革机制保障

  (1)加强跟踪调度。省委深改委员会常态化听取省直部门和市、县改革情况汇报,传达信号、传导压力。

  (2)省委改革办线上线下同步调度。每月对表、季度盘点、年底对账。

  (3)抓实改革督察。制定实施省委深改组年度重点改革督察计划,坚决打通改革落地“最后一公里”。

  (4)坚持实绩考核导向。将改革工作作为对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改革内容

  “放管服”改革、农业农村改革、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编制周转池制度改革、林长制改革、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等。

  ★三地一区

  指安徽省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高质量发展“三个转型”

  (1)要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

  (2)要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

  (3)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有利条件

  (1)经济结构正在出现重大变化;

  (2)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辟了有效途径;

  (4)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提供了技术支撑;

  (5)全球价值链的变化提供了机遇。

  ★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

  (1)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够;

  (2)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比较突出;

  (3)制造业转型升级力度不足;

  (4)民营经济活跃度不高;

  (5)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不均衡。

  ★高质量发展“十大”措施

  (1)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倒逼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2)推进体制进一步创新,推动增长从依靠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人力资本积累;

  (4)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提高空间资源的配置效率;

  (5)打破阶层固化增进社会流动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6)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

  (7)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有效应对污染排放峰值期的环境挑战;

  (8)健全风险管理体制,防范化解高速增长时期积累风险;

  (9)进一步扩大开放,缩小与前沿国家生产率差距;

  (10)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环境。

  ★高质量发展政府该做什么

  (1)在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基础上,继续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2)在充分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边界基础上加强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办事效率;

  (3)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安徽对策措施一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安徽而言,“十四五”期间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了就可能带来“安徽震撼”,失去了就可能留下“历史遗憾”。必须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向思路要出路,向改革要举措,向开放要空间,才能以抢抓机遇的“先人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快人一路”。

  1.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创新是安徽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是展示安徽美好形象的“金字招牌”。当前,越是跨越赶超越要依靠创新增强动能,越是遇到瓶颈越要通过创新打开局面。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安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打造“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升级版,加快建设“高原”“高峰”相得益彰、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的科技强省、创新强省。放百年眼光,高水平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项推进行动,夯实战略科技“硬核力量”。聚全省之力,高起点争创国家级科学城,打造具有重要引领力的“科大硅谷”。攀科技高峰,扩容升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助力甩掉“卡脖子手”。引源头活水,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安徽科技大市场,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2.坚持把协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推动“一圈五区”协调发展。健全省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使各板块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合肥都市圈要着眼打造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与沪宁杭都市圈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推动三市国家级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在全省创新改革试验中走在前列。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质量建设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皖北地区推进振兴发展,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建设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打造全国重要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康养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支持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鼓励黄山、池州等市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安徽各区域发展战略)

  3.坚持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生态美”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基本要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三山三江二湖”优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江淮美好家园。打好长江生态保护攻坚战,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打好绿色低碳发展持久战,培育壮大绿色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消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主动战。

  4.坚持把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推进高水平制度性开放,用好安徽自贸试验区这块开放招牌,探索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新机制。推进高层次全方位开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各领域务实合作。推进高标准平台式开放,全面提升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功能,继续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展会,构建对外开放展会格局。

  5.坚持把共享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问题导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和“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就业优先和企业纾困惠企政策,千方百计稳就业。统筹抓好各级各类教育,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深入实施健康安徽行动,持续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多措并举“保基本”。实施社区现代化治理工程,重心下沉“强治理”。

  ★安徽对策措施二

  1.要重策源。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推深做实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五大研究院,积极谋划“科大硅谷”建设,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要抓聚集。突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向发力,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3.要筑高地。深化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国资国企、城市安全等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自贸试验区等重点区域开放,强化改革开放不竭动力。

  4.要促转型。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持全国一盘棋、把握好基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好重点任务,坚持先立后破、把握好工作节奏,做到既积极又稳妥、既有力又有序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含金量”。

  5.要加强组织领导、要素保障、督查考核。以更高效率强化推进高质量发展安徽样板建设保障工作,确保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为我省“十四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素材积累

  ★大作文框架

  框架1

  “四个提升”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

  要提升专业化水平,充分利用安徽人才优势,汇聚创新力量。

  要提升市场化水平,积极运用安徽区位优势,集聚要素资源。

  要提升国际化水平,不断创造安徽资源优势,对接国外产业。

  要提升绿色化水平,深入发挥安徽环境优势,守牢生态底线。
 

  框架2

  坚持高质量发展 打造现代化美好安徽

  坚持高质量发展,打造区位优越的滨江之省。

  坚持高质量发展,打造自然秀美的生态之省。

  坚持高质量发展,打造享有盛誉的旅游之省。

  坚持高质量发展,打造正在崛起的产业之省。

  框架3

  新时代新阶段 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实选择。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美好新安徽的战略部署。
 

  框架4

  安徽高质量发展 重在求“新”立“异”

  要激活创新“强引擎”,注重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要织密民生“保障网”,注重展现高质量发展新面貌。

  要绘就最大“同心圆”,注重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合力。

  要铸就明确“风向标”,注重规划高质量发展新安徽。
 

  框架5

  坚持安徽高质量发展 大势所趋砺行致远

  发展位势提升是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

  产业转型升级是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消费升级拉动是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基础设施改善是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框架6

  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举措。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选择。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最根本体现。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深化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讲话稿框架

  框架1

  坚定走产业强省之路 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全省产业强省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必须坚定不移走实产业强省之路。

  集群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必须加快构筑良好的产业生态圈。

  项目是产业强省的抓手,必须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坚定理念。

  环境是产业强省的保障,必须坚持提升店小二服务员意识。

  框架2

  在安徽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是要推动产业集群建链,主攻先进制造业、提振文旅康养产业、突破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提高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是要加快提升园区能级,优化提升功能配套,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进园区“标准地”等改革落地,着力提升园区承载力形象力带动力。

  三是要更大力度招商引资,更新招商观念,创新目标招商、基金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方式,为产业强省引入更多“源头活水”。

  四是要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千方百计上项目,一刻不停建项目,精准调度抓项目,着眼长远谋项目,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五是要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着力扩大金融供给,聚合政策要素,引育人才资源,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

  六是要大力培育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公司,做强企业主体,打造产业强省的“中流砥柱”。
 

  框架3

  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第一,充分认识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稳定经济增长、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石。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美好安徽、提升整体实力的关键路径。

  第二,准确把握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优势

  要把握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

  要清楚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大的优势。

  要了解安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三,抓住关键,奋力推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实施“五大行动”,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

  二是加快实施“五大工程”,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三是持续推动“四项改革”,持续增强县域发展新动能。

  四是不断健全“三大系统”,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新体系。

  第四,坚持统筹推进,确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见实见效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

  二是要完善配套政策。

  三是要优化推进机制。

  四是要强化评价考核。
 

  ★经验材料框架

  框架1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

  聚焦增速前列、人均上游发展目标,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坚持借力发展、借梯登高发展策略,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坚定生态优先、绿色长存发展之路,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线。
 

  框架2

  锚定发展高质量 不待扬鞭自奋蹄

  扭住“牛鼻子”,安徽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

  聚焦“主战场”,安徽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统筹“弹钢琴”,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汇报材料框架

  全面精准赋能 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美好安徽

  第一,全力攻坚破难,实现发展体量新突破

  一是积极盘活余量存量土地,突破空间制约。

  二是力争改革红利扩散效应,突破时间制约。

  三是全面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突破条件制约。

  第二,聚焦项目双进,推动发展质量新跃升

  一是精准选商引资,坚持项目为王。

  二是优化发展布局,坚持规划先行。

  三是高效全程代办,坚持效率至上。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塑造发展服务新形象

  一是做实问难帮困,为企业降本减负。

  二是做优综合配套,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是做响亮点品牌,为企业加油助威。

  四是做好人才引进,为企业招兵买马。
 

  ★新闻稿框架

  框架1

  发挥综合优势 建设美好安徽

  生态优先增添发展硬实力。

  等高对接拓展发展大空间。

  创新创业探索发展新路径。

  框架2

  为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作出安徽贡献

  精雕细琢地加工好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块“璞玉”。

  精益求精地书写好坚持新发展理念这篇“美文”。

  一丝不苟地泼墨好改革开放新篇章这幅“油画”。
 

  六、范文赏析

  ★大作文

  范文1

  走出适合安徽的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安徽省要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逻辑,聚焦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奋力走出适合安徽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要提升“新站位”。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着眼于深化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要找准自身定位和比较优势,聚力打造“三地一区”,推动安徽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要发挥我省作为连接中部和长三角的关键点作用,借助商协会等市场化力量,打造一批链接中部和长三角的发展平台,促进中部、长三角和国际资源在安徽集聚耦合,更好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要贯彻“新理念”。“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安徽省必须全面落实“五个必须”战略导向,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新理念促新成效,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就业优先政策,更加注重节用为民、实体经济、机会公平,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对标完善我省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战略、总体布局、目标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建立健全监测评估、政策保障、考核监督机制,确保方向一致、协调一致、效果一致。

  要纵深“推改革”。要深化“放管服”、国资国企、市场体系、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打造“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升级版,抓好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要充分发挥消费基础作用、投资关键作用、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着力挖掘国内市场潜力。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加快“促转型”。大力推进“两带三区一园”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以五个“区块链接”为牵引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为牵引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为牵引积极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牵引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着力塑造国际国内合作竞争新优势。要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抓好教育公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着力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更需要7000万江淮儿女不负韶华、矢志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当前,安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江淮大有可为,大可作为,必须增强进取意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扩大战果,借助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东风,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全面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征程,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范文2

  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模板 实现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崛起

  202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安徽作为中部地区的枢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必须打造中部“绿心”,乘势强力崛起,一举奠定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的雄厚根基。

  习总书记亲自谋划,是安徽实现强力崛起的根本保障。在未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安徽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着力推动内陆高水平开放,着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安徽实现强力崛起的天赐良机。安徽省既是革命老区,又曾是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既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又面临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这些因素促使中部崛起成为区域协调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当下,中部地区一批内陆开放高地也强势崛起,全国其他地区也正在汇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共识和合力,安徽必须抓住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遇,对标对表先进地区,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加大新旧动能转换力度,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是安徽实现强力崛起的最大底气。十八大以来,安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更加巩固。进入新发展阶段,中部地区加快崛起路径愈发清晰。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安徽省作为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是安徽实现强力崛起的正确道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美底色。生态环境美好,才能发展高端旅游业、生态农业和先进制造业,才能更加吸引优秀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贯彻落实《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健全完善《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深入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不断加强江河湖泊治理,加速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努力走出一条低碳环保、集约高效的绿色发展之路,用绿色涂亮美丽安徽“底色”。

  安徽是覆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的唯一省份,只要利用好政治优势、区位优势,不断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大力发展十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生态经济循环发展体系,就一定能够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安徽模板,实现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强力崛起。
 

  范文3

  深耕数据粮仓 撬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杠杆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数字经济成为填充实体经济缺口的重要力量,不断撬动着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杠杆。要抓住数字社会发展趋势,推进“数字中国”在安徽落地,加快建设“数字江淮”,建立“数据粮仓”,构建数据引领型发展模式,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以数据要素为驱动,催生技术创新变革新发展。要充分发挥数据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从安徽自身实际出发,立足工业大数据时代这一显著特征,释放强劲动能,催生生产技术创新变革,推动传统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要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全产业链联动发展,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与布局,促进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突破新型集成电路核心技术,发展高性能通用及专用芯片,稳步提升集成电路关键芯片设计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化发展。要将构建高水平创新体系作为首要任务,瞄准前沿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交易转化落地,着力打通制约科技创新的痛点、堵点,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赋能安徽科技创新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立足大数据新基建,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要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从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入手,逐步推进政务、社会、经济数据汇聚,分层次、分版块构建统一、规范、互通、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要重视科学布局数据中心,对纳入规划的项目,在电力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制定适应“新基建”的能耗审批和监控等政策,支持宿州市率先试点5G试验网建设,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亚洲CG动画集群渲染基地、中国量子通信五大节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形成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云计算产业集群。要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数字江淮”发展提供立体全面的基础支撑。要推进城镇地区高速光纤网络全覆盖,支持地市打造智能双千兆宽带示范城市,提升网络承载水平,做好高质量发展硬件保障。

  科学统筹合理规划,释放数字化生产力新动能。数据粮仓,建好更要用好,离不开科学的统筹和合理的规划,数据的流通和共享成为城市管理和释放数字化生产力新动能的有效途径。要深化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加快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制定出台新一批数据共享责任清单,逐步建立“按需共享、统一流转、随时调用”的数据共享机制,有效推动数据流通与按需使用。要完善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以“皖事通”政务APP为纽带,向上对接国家平台,向下对接地市平台,横向对接省级各部门,形成覆盖全省的一体化数据共享交换大平台。要加快推进数据开放利用,推动各级部门制定数据开放目录、开放计划和开放规则,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支持构建农业、工业、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的场景。借助“城市大脑”,实现从政务大数据到城市大数据的全量融合,走出城市数字治理新路径,不断提升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只要立足实际,创新思维,建好用好“数据粮仓”,必将会撬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杠杆,从而为实现安徽跨越式大发展带来强大助力。
 

  ★讲话稿

  在安徽省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安徽省委书记 XXX

  (X年X月X日)

同志们:

  2020年8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安徽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努力走出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集江淮儿女之力,谋高质发展大计。对此我讲四点意见。

  第一,要用活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习近平同志强调,现在,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这为我们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要突破老思路。思路一变天地宽。当前转变发展思路,主要是做到“三个不片面”:一是不片面以速度论英雄。毫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和进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不被短期经济指标的波动所左右,从“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中走出来,做到以稳求进、以进固稳。二是不片面以总量论英雄。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显示器”,但它并不能准确测量和评价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能唯国内生产总值论英雄,要遵循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转向质的提升这一规律,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不片面以显绩论英雄。既要为当前发展尽责,又要对长远发展负责,还要摒弃不计成本的发展,反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杜绝一任政绩、多任包袱的发展,鼓励干部既做显功也做潜功。

  要摆脱老套路。着力解决路径依赖和低端供给过剩、中高端供给不足的问题,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加大“破、立、降”力度,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着力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不断释放实体经济活力。积极推进国资国企、财税金融、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纵深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和通过互换合并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一块田”改革,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将改革红利转化为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的政策举措,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要走好融合路。强化改革推动和开放带动,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着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增长极。通过举办外交部安徽全球推介活动、首届世界制造业大会以及深化与百家央企、百家民企、百家外企、百家侨企、百家台企“五百”对接等活动,以开放引领创新、倒逼改革、催生动能、促进合作,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

  第二,要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无论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还是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特别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都需要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

  要善抓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针对创新资源分散、要素集聚度低、协同创新不足等问题,坚持一体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组建运行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分平台,着力打造科技设施联通、科技链条融通、要素流动畅通的创新矩阵,不断提升创新竞争力。

  要善落科技创新的“关键子”。科技创新一子落,经济发展满盘活。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在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领域集中力量进行攻关。2018年,安徽有13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正加快实现科技创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要善破科技创新的“瓶颈口”。聚焦科研成果转化少、转化慢、转化难等瓶颈问题,在科技立项、成果转化、职称评定、薪资分配等方面畅通渠道,大力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构建“储备—突破—转化”技术供给链条,发挥创新型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创造深度融合,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集群化、特色产业品牌化,让科技之花结出更加丰硕的产业之果。

  第三,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个鲜明导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推动新时代经济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个鲜明导向。

  要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习近平同志强调,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必须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严格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立足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的禀赋,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要着力推动系统治理。各级领导干部虽然大都已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但是难在知行合一,重在知行合一。必须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要坚持多规合一、源头管控,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环境治理的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

  要着力推动全民参与。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广泛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活动,开创全民参与“绿色+”时代,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第四,强化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保证

  习近平同志强调,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不可能轻轻松松实现。要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确保经济沿着高质量方向发展。

  要强化理论武装,推动理念转变。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学思用越贯通、知信行越统一,越能深切体会到这一思想的理论伟力和实践伟力。要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自觉做到思想上对标对表、态度上坚定坚决、工作上聚焦聚力,真正把发展理念从“有没有”“够不够”转变为“好不好”“优不优”,推动经济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要净化政治生态,保持实干状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干劲就大。政治生态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我们先后组织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和“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凝聚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要优化作风效能,增强发展动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必须以实打实、硬碰硬的有力举措,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始终把践行“三严三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真正让规矩严在经常、作风转在实处。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基层减负年”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和“十戒十做”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正风肃纪、清淤除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发展实绩。

以上即为《【安徽遴选热点】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安徽样板”》全文,更多遴选公选招考动态和学习资料欢迎加入遴选公选考试交流QQ群812635278,并关注遴选公选考试网。

关键词:安徽遴选热点

手机扫码查看或分享本文

遴选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19965016898

关注微信公众号号

橙橙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