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5016898

遴选公选考试网

遴选省市考点

【山东遴选热点】山东省脱贫攻坚表彰

小编:  来源:  日期:2021-08-28 阅读次数:

【山东遴选热点】山东省脱贫攻坚表彰由遴选公选考试网整理发布,欢迎关注遴选公选考试官方微信(公众号:lxgwyks),微信回复"资料"免费下载遴选考试笔试、面试备考资料。

 

  一、热点链接

  6月15日至16日,山东省脱贫攻坚表彰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表彰我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讨论有关文件,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新起点上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二、命题预测

  1. 近年来,山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省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请结合材料,概述我省脱贫攻坚取得的主要成就(600字)。

  2. 山东牢记总书记殷殷重托,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拿出真招实招硬招、下足绣花功夫攻坚克难,奋力谱写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彩华章。请结合材料和山东实际,以“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为主题,写一篇文章(1000字)。

  3.山东省召开脱贫攻坚表彰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决定授予400个集体“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授予600名同志“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结合材料,请你撰写一份表彰决定(800字)。

  4.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述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要经验(300字)。

  5. 山东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的若干措施》,提出20条推进衔接的具体措施。结合工作实际,你认为应该如何抓好上述措施的落实(300字)。

  6.结合给定材料,请你A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评析(300字)。

  7.结合基层工作经历,请你谈一下如何弘扬脱贫攻坚精神(500字)。

  三、理论原点

  ★脱贫历史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再到孙中山“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政局动荡、战乱不已、民不聊生,贫困的梦魇更为严重地困扰着中国人民。摆脱贫困,成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赢得了最广大人民广泛支持和拥护,夺取了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鲜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必须时不我待抓好脱贫攻坚工作。2012年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党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实行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行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为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情带来的影响,党中央要求全党全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信心百倍向着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进军。

  ★重大成就

  8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20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曾经被病魔困扰的家庭挺起了生活的脊梁。近2000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24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拿到了生活和护理补贴。110多万贫困群众当上护林员,守护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790万户、2568万贫困群众的危房得到改造,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3.5万个、安置住房266万套,960多万人“挪穷窝”,摆脱了闭塞和落后,搬入了新家园。许多乡亲告别溜索桥、天堑变成了通途,告别苦咸水、喝上了清洁水,告别四面漏风的泥草屋、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千百万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孩子们告别了天天跋山涉水上学,实现了住学校、吃食堂。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所有深度贫困地区的最后堡垒被全部攻克。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文明新风得到广泛弘扬,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在广大贫困地区蔚然成风。带领乡亲们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通向外界道路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身残志坚的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小组村民张顺东说:“我们虽然残疾了,但我们精神上不残,我们还有脑还有手,去想去做。”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充实和升华,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

  ——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呕心沥血、建功立业。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同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常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他们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有的村干部说:“只要我还干得动,我都永远为村里的老百姓做事!带上我们村的老百姓,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必须带领群众,拔掉老百姓的穷根。”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抓党建促脱贫中得到锻造,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贫困地区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都说“党员带头上、我们跟着干、脱贫有盼头”,“我们爱挂国旗,因为国旗最吉祥”,“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极大巩固和发展!

  ——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世界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8年来,我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坚持看真贫,坚持了解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实际情况,面对面同贫困群众聊家常、算细账,亲身感受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我在各地都看到,广大脱贫群众露出了真诚笑脸,这是对脱贫攻坚的最大肯定,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倾情付出的最高褒奖,也是对革命先辈和英烈的最好告慰。

  ★先进事迹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同志,以及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有的说:“脱贫攻坚路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我真的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石子。其实走到最后,走到今天,虽然有苦,还是甜多。”有的说:“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有的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来地里面写,那才叫真本事。”

  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关爱每一位牺牲者亲属,大力宣传脱贫攻坚英模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披坚执锐、勇立新功。

  ★理论成果

  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我们坚持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强力推进。我们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我们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我们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我们集中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我们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我们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脱贫成效的重要尺度,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我们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宁肯少上几个大项目,也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8年来,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土地增减挂指标跨省域调剂和省域内流转资金4400多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7100多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6688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发放9.2万亿元,东部9省市共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1005亿多元,东部地区企业赴扶贫协作地区累计投资1万多亿元,等等。我们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强化扶贫资金监管,确保把钱用到刀刃上。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资金保障。

  事实充分证明,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我们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我们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省市县各层面结对帮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我们组织开展定点扶贫,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和人民军队等都积极行动,所有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都有帮扶单位。各行各业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热情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蓬勃开展。我们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千千万万的扶贫善举彰显了社会大爱,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聚力攻坚克难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我们始终强调,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我们坚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建立了全国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我们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我们要求下足绣花功夫,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创造幸福生活最稳定的途径。我们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事实充分证明,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只要我们坚持精准的科学方法、落实精准的工作要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一定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科学路径和持久动力!

  ——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脱贫必须摆脱思想意识上的贫困。我们注重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动能,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我们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鼓足“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增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性,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脱贫群众说:“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只要我们不等待、不观望,发扬‘让我来’的精神,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生活改变了我,我也改变了生活。”

  事实充分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我们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引导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我们完善社会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创新社会帮扶方式,形成了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帮扶格局。

  事实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坚定道德追求,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就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乘风破浪、阔步前行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

  ——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我们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和各环节,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把脱贫攻坚一抓到底。我们突出实的导向、严的规矩,不搞花拳绣腿,不搞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坚决反对大而化之、撒胡椒面,坚决反对搞不符合实际的“面子工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一切工作都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我们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真正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事实充分证明,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保证了脱贫攻坚战打得赢、打得好。只要我们坚持实干兴邦、实干惠民,就一定能够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这些重要经验和认识,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脱贫攻坚精神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四、地方实践

  ★取得成绩

  “经过5年持续攻坚,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累计减少省标以下贫困人口251.6万人,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退出,我省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3月8日召开的“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上,省扶贫开发办主任崔建海介绍,“十三五”期间,山东逐年加大资金投入,5年各级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29.7亿元,全省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22.6%,明显高于全省农村人口增长水平,贫困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幅提升。

  山东省“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部实现。实行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政策,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87.3万人次;医保累计报销贫困人口门诊和住院费用204.2亿元,医疗机构减免11.1亿元;创新实施扶贫特惠保险,累计赔付22.2亿元,惠及340.3万人次;对贫困户住房进行逐一鉴定,完成15.9万户贫困户危房改造;累计解决13.88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和贫困户实现了安全供水;136个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达到省定贫困标准以上,全省低保平均标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中有86.1万人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实现了应纳尽纳、应保尽保。

  山东省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各级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3亿元,吸引社会及其他资金122亿元,实施2.56万个产业扶贫项目,年均带动119万贫困人口增收;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认定10大类2531个扶贫产品,消费扶贫金额累计达到100.4亿元;积极推进就业扶贫,累计免费培训贫困劳动力44.2万人次,每年有40余万贫困人口务工就业;创新“扶贫车间”模式,3437家扶贫车间累计安置和带动贫困人口7.1万人次。

  山东省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公路、客车、宽带和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贫困群众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开展省内“6+6”扶贫协作,帮助方累计安排财政资金14.25亿元,带动社会投资261.5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638个,受益贫困人口27.19万人;组织开展“千企帮千村”“金晖助老”“巾帼脱贫”“双百扶贫”“志愿助残”等行动,深入推进结对帮扶;提前两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018年底,1.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入住并实现脱贫;积极稳妥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60万滩区群众安居梦即将实现。

  ★主要做法

  刘家义书记在山东省脱贫攻坚表彰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上指出,工作中“六个坚持”主要做法:坚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起坚强有力的工作体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稳定实现;坚持强化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努力蹚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坚持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一体推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坚持党建统领、强基固本,让党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推进措施

  在山东省脱贫攻坚表彰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上指出,刘家义强调,一要落实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指示要求,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加强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要落实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指示要求,确保粮食安全,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培育特色产业,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三要落实好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要求,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提升乡村本土人才素质,优化乡村人才服务质效,打造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四要落实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指示要求,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人民群众精神力量,用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用红色文化激发人民群众奋斗热情,着力提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五要落实好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节水、减肥、控药综合治理,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六要落实好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的重要指示要求,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头雁领航”工程,推动工作力量向乡村下沉,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七要落实好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理念,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分类推进,推动改革创新,扎扎实实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奋力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上,交出一份乡村振兴的优异答卷。

  李干杰在总结讲话时指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扣实际、细化措施,全面抓好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实。一要坚持把握规律、统筹推进,既要立起高线、又要守好底线,既要分类推进、又要全面提升,既要突出乡村、又要统筹城乡,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二要坚持以民为本、为民造福,做到为了农民、服务农民,依靠农民、仰仗农民,惠及农民、造福农民,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三要坚持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抓好粮食生产,打好种业翻身仗,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四要坚持依法依规、求真务实,下实功、办实事、求实效,走符合农村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子,充分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五、素材积累

  大作文框架:

  赓续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凝聚接续奋斗强大力量

  这项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上下同心、尽锐出战”赢得的胜利。

  这项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结下的硕果。

  这项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践行的初心。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永葆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

  厚植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人民情怀。

  坚定立足职能、精准帮扶的助力之路。

  发扬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过硬作风。

  脱贫攻坚的成功“秘诀”

  不搞“统一步伐”,因地制宜把好了速度。

  不搞“单打独斗”,上下同心增强了力量。

  不搞“大水漫灌”,精准着力找准了靶心。

  脱贫攻坚的“制胜密码”

  继续当好“领跑者”。

  继续当好“贴心人”。

  继续当好“主心骨”。

  驻“三心”立“三骨”答好乡村振兴“必答题”

  驻下一颗忠诚心,立志虑忠纯、心有所信之“傲骨”。

  燃起一颗奋进心,强踏石留痕、抓铁有印之“筋骨”。

  涵养一颗廉洁心,树自警自励、慎独慎微之“风骨”。

  挂好乡村振兴“加速挡”

  挂好“政策”加速挡,握紧乡村振兴“指南针”。

  挂好“人才”加速挡,筑牢乡村振兴“定盘星”。

  挂好“产业”加速挡,守好乡村振兴“生命线”。

  经验材料框架:

  搭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四梁八柱”

  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

  完善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

  加强资金保障、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

  脱贫攻坚工作经验

  “科学谋划+压实责任”添干劲。

  “修好房子+建致富路”强基础。

  “发展产业+培训就业”促增收。

  “公共服务+政策兜底”固保障。

  托起贫困群众的全面小康梦

  坚持产业发展与就业扶持并重。

  坚持改善民生与完善基础并重。

  坚持社会帮扶与精神扶贫并重。

  坚持教育培训与作风建设并重。

  突出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

  建强基层组织,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集聚优秀人才,修建乡村振兴“蓄水池”。

  强化帮扶力量,打造乡村振兴“服务队”。

  壮大集体经济,点燃乡村振兴“驱动器”。

  人类减贫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

  中国脱贫攻坚任务之艰前所未有。

  中国脱贫攻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中国脱贫攻坚成效之巨前所未有。

  中国脱贫攻坚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报告框架:

  一、发挥党和政府主导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一是党建引领,强化脱贫攻坚组织保障。

  二是因地施策,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三是用活载体,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二、打造特色扶贫新模式,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

  一是绿色化发展,开创生态扶贫模式。

  二是规范化引领,探索服务扶贫模式。

  三是特色化提升,形成产业扶贫模式。

  三、组建综合兜底网络,建立脱贫长效机制

  一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是运用有解思维扎牢保障底线。

  三是发挥督导机制的“鲶鱼效应”。

  讲话稿框架:

  一、脱贫攻坚胜利在望,抓得辛苦、干得漂亮。

  (一)有一种坚韧叫不胜不休。

  (二)有一种精神叫迎难而上。

  (三)有一种力量叫众志成城。

  二、决战脱贫收官在即,不容松劲、不容懈怠。

  (一)要用稳劲盯准“抓贯彻”。

  (二)要用狠劲盯实“防风险”。

  (三)要用韧劲盯牢“保目标”。

  三、全面小康重任在肩,一抓到底、一往无前。

  (一)要聚焦“巩固脱贫成效”盯住抓、抓到底

  (二)要聚焦“降低疫情影响”盯住抓、抓到底

  (三)要聚焦“增强脱贫后劲”盯住抓、抓到底

  (四)要聚焦“压实工作责任”盯住抓、抓到底

  (五)要聚焦“强化工作保障”盯住抓、抓到底

  六、范文赏析

  大作文:

  脱贫攻坚的“制胜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八年的接续奋斗,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完成了目标任务。今年,山东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的若干措施》,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接下来,我们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继续当好“领跑者”。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有“躬身为民勇担当”的第一书记文伟红、有“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的贵州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朝荣,有“用生命诠释最美青春”的第一书记黄文秀……他们倾情投入一线,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们艰苦奋斗,为一方百姓摆脱贫困,出谋划策,不懈开拓;他们立足实际,履职尽责,用一片丹心为贫困群众撑起一片天——他们是脱贫攻坚路上的“领跑者”。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当好巩固脱贫成效路上的“领跑者”,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继续当好“贴心人”。“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始终践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正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把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脱贫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在基层一线用心用情、苦干实干,解决好群众息息相关的难事要事枝叶事,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继续当好“主心骨”。回首过去,我们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各级党委政府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扎实做好了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精准扶贫重点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勇当“急先锋”,知难而不怕难,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势,向贫困发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总攻,奋力夺取了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展望未来,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党员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要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在群众最需要、问题最突出、情况最复杂的地方要拿出统筹力、协调力、决断力,引领群众走上适合自己的发展“新路子”。

  刘家义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是“第二次扶贫”,而是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进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在迈向乡村振兴的未来之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提振信心、增添动力,去追逐乡村振兴的诗和远方,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脱贫攻坚“历久”“弥新”

  今天我们走在铺满希望的康庄大道上,回望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小康梦,今朝一举梦圆。经过5年的持续攻坚,山东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累计减少省标以下贫困人口251.6万人,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退出,我省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看到党中央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庄重承诺,看到全省各级扶贫工作队员感人至深的帮扶场景,看到齐鲁大地每一名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绘就苍生大爱的盛世图景。“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在亿万人民成功打赢脱贫的背后,凸显的是每一名扶贫干部身上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夙夜在公,发扬钉钉子精神,想办法、找路子,因地制宜、量身定做是他们身体力行最多的事,他们用生命的灯火为“亲人”照亮摆脱贫困的天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总书记的话始终鞭策和激励着每一名参与到这场大战中的人们,他们身上压着沉甸甸的责任,他们的每一分努力,每一次增收,都在为这人间奇迹贡献无穷的力量。

  信心如虹,担子在身,书写无愧人民的扶贫华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本就困难重重的如期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对众多扶贫工作人员的磨砺与考验。如何破除这“拦路虎”,他们始终坚守在脱贫一线,以身许国,用热血诠释心中的信仰。四川凉山州扶贫干部蒋富安曾说:“我的快乐来源就是乡亲淳朴的问候和充满希望的眼神”,他将村民的事一件件地记,一件件地办,却忘记要顾及自己的身体健康;四川省古蔺县扶贫干部将自己和人民比喻成种子和土地,在群众中深根发芽,将生命定格在了那个为群众送电视机的扶贫路上;时代楷模黄文秀为走她心中的长征路,替百坭村申请道路硬化项目,新建蓄水池,转变传统砂糖橘产业模式,实现了百坭村的凤凰涅槃,却将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了那个大雨滂沱的晚上。正是因为他们的一往无前,无私奉献,才带领人民群众赢得了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

  决心如铁,责任在心,勾勒乡村振兴的宏伟轮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接续奋斗的起点,我们既要不断巩固深化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更要以此为基,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基础、打底子、通路子,充分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注重村庄的高颜值和表子,还要注重村民的钱袋子和里子,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乡村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才能不断为乡村振兴输入持久的动能。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1921年到2021年,党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GDP迈上了100万亿元大关,未来的我们更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创造出更加璀璨的华夏文明。

  驻“三心”立“三骨”答好乡村振兴“必答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开乡村振兴局面提供干部人才支持作出了具体安排。“乡村振兴,人才先行”,2021年是“十四五”起步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三农”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大驻村干部唯有“驻村”更“驻心”、“做事”更“做实”,方能以最优的阵容、最佳的状态答好乡村振兴这道“必答题”。

  驻下一颗忠诚心,立志虑忠纯、心有所信之“傲骨”。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政治忠诚是第一要求,政治素质是第一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要强化政治定力,让那些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纪律严明、群众认可的“能人”“贤人”担任基层党员干部,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党员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唯有这样才能够始终保持“一往无前往前冲”的奋进姿态,涵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念。驻村干部当在奉献基层中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当在扎根一线时,磨炼初心,扛起重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砥砺一颗“履职尽责、许党报国”的忠诚之心。

  燃起一颗奋进心,强踏石留痕、抓铁有印之“筋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优秀年轻干部应到一线“墩苗”,因为越是艰难困苦,越能锤炼党性、磨砺意志,应在乡村振兴一线经风雨、受历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读懂“人民群众的期待”。驻村干部要做群众的“好邻居”,要真“住”实“做”,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群众有需求随时“敲得开门”;要做群众的“真朋友”,只有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把工作做好做实,只有敞开心扉,多听群众的心里话,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与支持;要做群众的“好战友”,驻村干部在立足职责岗位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村“两委”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与群众“心连心”“肩并肩”克服各种困难。

  涵养一颗廉洁心,树自警自励、慎独慎微之“风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驻村干部要用好“透视镜”,反躬自身,深入剖析,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思想“总开关”。驻村干部要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根除功利心态,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拿出“一心为民不图私”的无私情怀,厚植“一往无前谋发展”的精神状态,负起责任用心干、开动脑筋创新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真正干,以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果,检验为民服务的实际成效。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广袤乡村是锤炼本领的“练兵场”,也是谋事创业的“大舞台”,广大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当在这“可为”时代书写“有为”青春,交出一份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满分”答卷。

  挂好乡村振兴“加速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党员干部要培养“安专迷”精神,挂好政策、人才、产业“加速挡”,擘画出“十四五”美丽乡村建设的宏伟蓝图。

  挂好“政策”加速挡,握紧乡村振兴“指南针”。政策是乡村振兴的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党员干部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凝聚基层党组织、社会人士力量,用好农民夜校、道德讲堂、院坝会、座谈会,组织宣讲团深入基层宣传惠农惠民政策,让百姓“入脑入心”。只有深化资源统筹、要素分配、创新模式,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才能用活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等政策“福利”,为乡村振兴“添薪加柴”,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挂好“人才”加速挡,筑牢乡村振兴“定盘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主动作为,通过传播家乡声音,引导优秀乡贤回乡干事创业,打好“感情牌”“乡愁牌”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积极探索建立优秀人才“回引制”,抛出政策“橄榄枝”,打造优质服务。支持退休干部发挥余热、激发在岗激情,回报家乡培育之恩;利用干部带动乡贤发挥模范引领,“用心、用情、用力”留住人才;要搭建青年人才干事创业平台,构建创新创业载体,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建设一支能够示范指导和带动地方发展的乡土“领军人物”。

  挂好“产业”加速挡,守好乡村振兴“生命线”。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党员干部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发展目标,打造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道路。根据自身特有的文化、环境、地理等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发展策略,做强做优“一村一品”,在产业发展前严把“质量关”,守好产业“生命线”,确保产品“行稳致远”。要充分挖掘致富带头人,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引领群众以“大格局”“广眼界”谋“发展”,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为产业复兴“增添辉煌”。

  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党员干部要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闯劲、“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重点在“政策”“人才”“产业”上下实“绣花功夫”,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新起点上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表彰决定:

  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表彰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决扛牢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政治责任,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退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尽锐出战、攻坚克难,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合力攻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拼搏创新、自强不息,涌现出了一大批实绩过硬、事迹感人的先进典型。

  为隆重表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经研究决定,授予济南市历下区发展和改革局等400个集体“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授予李广林等600名同志“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希望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努力拼搏、再立新功。

  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学习他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学习他们一心为民、奋发有为的使命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学习他们勤勉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恪尽职守、开拓进取,全力以赴干事创业,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学习他们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崇高品格,时刻守初心、担使命,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投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经验材料:

  山东青州:打通脱贫攻坚“关节点”

  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州市邵庄镇立足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牢牢抓住“两不愁三保障”、收入达标、长效机制建设、帮干队伍建设“四个关键”,全力打通脱贫攻坚“关节点”,走好“最后一公里”,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保障。

  牢牢抓住“两不愁三保障”这个根本。“两不愁三保障”是确保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的“铸基工程”。今年以来,邵庄镇多措并举下活“一盘棋”,全力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提高贫困户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在疫情最吃紧、吃劲的艰难时期,突出关心关爱贫困户,配送物资、消杀住所,确保贫困户顺利度过难关。贫困户学生子女享受春、秋两季助学金,残疾人学生子女享受额外补助。卫生院积极行动,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签约医生“一对一”联络服务,第一时间诊断办理慢病、“两病”,定期健康查体。聘请专业人士对贫困户住房进行鉴定,先后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用于贫困户房屋修缮和居家环境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高。

  牢牢抓住收入达标这个核心。收入达标是贫困户实现脱贫的直观体现和首要标准。为确保全镇545户贫困户收入全部达标,邵庄镇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申请扶贫贷款支持等途径不断扩展贫困户收入来源,“志”撑脱贫“能动性”持续增强。为帮助生活确实困难、确实没有能力实现收入达标的贫困户,邵庄镇依托辖区企业较多的优势,引导42家企业筹资1000万元成立“扶贫联盟”,通过基金分红为收入不达标的贫困户全部“兜底”。突出收入核查排查,抽调扶贫专干16名组建档案材料联审队伍,按管区轮流对贫困户档案材料“过筛子”,确保各项收入全部落实。

  牢牢抓住长效机制建设这个关键。贫困户脱贫质量高不高、稳不稳,能否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关键是建立长效机制。邵庄镇注重发挥产业扶贫“造血”功能,发展农家乐、采摘园、养殖棚等扶贫项目14个,累计产生收益100余万,惠及贫困户131户313人,帮助贫困户上岗就业找到“门路”。马石西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模式,引进青然农业蜜桃种植园1200亩,动员村民入股建成蜜桃生产包装车间,贫困户通过务工和分红,收入增加了不少。该镇还注重健全贫困户动态监测机制,结合“街坊议事”制度,常态化关心关爱贫困户,在前期“领导干部+扶贫专干+网格包靠”全面摸清困难群众基础上,开发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实现困难群众信息数字化整体呈现。

  牢牢抓住帮干队伍建设这个主体。贫困户诉求能否得到及时回应,帮扶干部是重要“关节点”。自邵庄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工作很主动、行动很迅速、推进很有力,就是因为全镇186名帮扶责任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将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先后多次召开扶贫专题培训会,持续提升帮扶责任人对各项政策的“掌握力”和“熟悉度”,建立每月固定走访制度,避免“走马观花”,深入“促膝长谈”,将“群众满意”作为扶贫工作的最大鼓励和最好褒奖,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制定考核办法,严格压实帮扶责任,对帮扶责任人形成持续激励和有效约束,为促进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注入强劲“动能”。

  山东金乡:突出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以落实全市“双基”三年行动计划、基层党建“2612”重点工作为主线,坚持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瞄准靶心、精准施策,建组织、聚人才,强帮扶、兴产业,以基层党建高质量引领乡村振兴。

  建强基层组织,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实施党支部规范达标行动,制定党支部考核评价标准、抓党支部建设任务清单,推广“星级党支部”挂牌、授予“星级流动红旗”等做法,建立基层党支部联系点199个,评定“五星级”党支部515个,焕发助推乡村振兴新动力。开展农村党建整体提升行动,实施村带头人队伍“雁阵”、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强筋壮骨”、发展党员“培源提质”等系列工程,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64个,新调整村党组织书记182名,评选“十佳”、优秀村党组织书记19名,打造了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集聚优秀人才,修建乡村振兴“蓄水池”。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重点梳理本地农村优秀青年、在外务工人员等优秀人才,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新青年发展计划、第七党支部建设、人社部门“乡村振兴合伙人”,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扎根基层参与脱贫攻坚、接力乡村振兴。2020年以来,全县共回引农村优秀人才200余人,其中回村任职27人、回乡创业34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实施村级后备人才“接力扛旗”工程,坚持选育管用结合,动态储备优秀村级后备人才1847名,平均年龄34.7岁,高中以上学历达到100%,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厚植了人才优势。

  强化帮扶力量,打造乡村振兴“服务队”。创新开展“双包双联”工作,通过县级领导包镇街、县直部门包网格,科级干部联村、村级无职党员联户,组织党员干部驻村帮扶,累计争取帮扶资金2618万元,建设第一书记项目80余个,帮助新增村集体收入244.78万元,打造了推动乡村振兴前沿阵地。扎实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组建580个“民情书记”团队,下沉到412个行政村、176个社区网格,收集民意诉求3048个、现场解决2785个、“12345”平台转办263个,民意诉求办结率、群众回访满意率位居全市前列,擦亮了“服务在基层,满意在金乡”品牌。

  壮大集体经济,点燃乡村振兴“驱动器”。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工程,研究出台扶持政策措施,设立专项发展资金2000万元,评选落实集体经济项目115个,强化“乡村振兴服务队”“强企帮带”帮扶力度,以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突破口,依托大蒜、辣椒、白梨瓜、金谷等特色产业,全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N”发展模式,研发“党支部+合作社+N”智慧平台,大数据分析、全动态管理,目前全县村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12家,建立党组织合作社联盟基地15处,村集体从中获益820余万元,辐射带动乡村振兴。

以上即为《【山东遴选热点】山东省脱贫攻坚表彰》全文,更多遴选公选招考动态和学习资料欢迎加入遴选公选考试交流QQ群812635278,并关注遴选公选考试网。

关键词:山东遴选热点

手机扫码查看或分享本文

遴选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19965016898

关注微信公众号号

橙橙老师微信